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一敦促印度和中国将彼此视为合作伙伴——而非对手或威胁他抵达新德里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旨在重建两国关系。
谨慎解冻
王毅的此次访问是他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首次出访的高层外交官,标志着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邻国之间关系谨慎缓和。他与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会晤,这是自拉达克冲突导致两国关系破裂以来,双方第二次会晤。
王毅在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举行会晤之前表示:“目前两国关系呈现向合作积极的趋势。”
苏杰生对此次会谈的描述也类似:印度和中国“正在寻求走出两国关系的困难时期”。两国部长讨论了广泛的双边问题,从贸易、朝圣到河流数据共享。
边境稳定和正在进行的谈判
王毅还会见了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就边界争端问题继续进行谈判。王毅在与多瓦尔的代表团级会晤中表示:“我们很高兴地宣布,边境局势现已恢复稳定。”他还表示,近年来的挫折“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去年10月,两国就旨在缓和喜马拉雅争议边境紧张局势的新巡逻安排达成一致。此后,双方已采取措施实现关系正常化:中国今年允许印度朝圣者进入西藏自治区的重要圣地;印度已恢复对中国游客的签证服务,并重启了开放指定边境贸易通行证的谈判。此外,有报道称,两国间的直航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恢复。
筹备高层会议
王毅在德里的会谈被广泛视为莫迪总理本月晚些时候回国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铺垫——这是莫迪总理七年来首次访问北京。有报道称,莫迪可能会与习近平主席举行双边会谈,但双方尚未正式确认。
如果势头持续下去,这些接触可能标志着两国关系务实(尽管谨慎)地重启,这种关系多年来一直因不信任而紧张。值得关注的是:成功的后续行动可能会带来更便捷的旅行、贸易和人员往来,但进展将取决于具体的边境降级措施和持续的对话。
地缘政治背景
此次和解正值地缘政治环境变化之际,印度的全球关系也在不断演变。文章提到了近期印度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包括据报道的贸易制裁以及美国官员对印度与俄罗斯和中国关系的批评性评论。这些事态发展突显了新德里如何在处理一系列复杂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寻求自身的外交回旋余地。
地区稳定的共同利益
王毅和苏杰生都对此次会谈进行了更宽泛的阐述。苏杰生表示,讨论将探讨全球发展问题,并呼吁建立“一个公平、平衡、多极的世界秩序,包括多极化的亚洲”。他还强调了“改革多边主义”的必要性,以及维持全球经济稳定的必要性。
最新的外交努力能否转化为长期合作,将取决于后续步骤——更多会谈、实地核实的降级以及建立信任的互惠姿态。目前,双方都释放出希望弥合近期裂痕的信号。下一步——上海合作组织、可能的双边会晤以及持续的边界谈判——将表明这些言论能否转化为持久的政策转变。
来源:英国广播公司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9日